搜索 一

共找到“7523”个结果
  • 公元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侵略者在中国的藩属国越南挑起事端,大举进攻中国驻军,援越桂军遭受北宁惨败。法国向中国提出巨额赔款要求,因目的未曾达到,恼羞成怒,派中将孤拔率领远军舰队开赴中国,企图占领台湾港口,迫使清政府屈服就范。 战报传到京城,朝廷震怒,清议沸腾,战和两派争执不下。面对危难局势,刚刚掌握朝廷实权的慈禧决心与法军开战。于是急招归隐已久的淮军大将刘铭传回京,临危受命,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担负起保台抗法的重担。此事遭到湘军老帅左宗棠的强烈反对,认为刘铭传好大喜功,品行不端,不可委以重任。刘铭传几经周折,终于得到朝廷信任,总算得以成行。 为了打击清政府,在谈判桌上获得优势,法军准备截杀刘铭传。刘铭传得知此事,以谈判副使的身份来到上海。又故意出入青楼妓院,迷惑法国人。经过巧妙周旋,终于有了机会,即将成行。不料,援越淮军在越南观音桥打了胜仗,慈禧突然变卦,命刘铭传继续留在上海参与谈判。更让人忧虑的是,台湾兵备道刘璈担心刘铭传抵台后自己地位不保,纵容其子刘浤将刘铭传收养太平天国护王之女刘淑婷一事透露给朝臣。满朝为之哗然。 法方的无理要求再次激怒慈禧,用人之际,有意庇护刘铭传,便勒令刘铭传尽快赴台。而此时孤拔已经封锁海面,刘铭传一时进退两难。无奈之下,刘铭传接受了日本人的帮助,乘商船驶往台湾。 刘铭传抵台后,立即整顿军务,积极备战。然而,台湾战备松懈已久,一旦交火恐怕不堪一击。再加刘璈父子对刘铭传恨之入骨,湘、淮两系将官矛盾重重。面对众多棘手问题,刘铭传凭着自己的智慧和魄力逐一解决。 1884年8月4日,法军统帅孤拔向中国基隆驻军送来“劝降书”,被严词拒绝后,发动首次进攻,轰炸了基隆炮台。面对敌强我弱,刘铭传沉着应战,传令部队撤出阵地,诱敌深入。法军不知是计,登陆后拼命抢占制高点。清军趁机伏兵四起,将法军打得惨败。孤拔一怒之下炸毁了福建马尾船厂,打破了马尾、基隆互成犄角之势。随后孤拔又封封锁台湾。 当法军卷土重来之时,刘铭传考虑到沪尾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毅然决定令人炸毁基隆煤矿,使法国兵舰得不到煤的补给。又采纳李彤恩的建议,主动撤出基隆,全力保住沪尾。因为沪尾一旦失守则台北危机,若台北沦陷则台湾不保。他的撤基保沪这一决定,却不被大多数人理解。湘系将领孙开华等人激烈反对,自己的淮系将领曹国忠等人跪地哭谏。刘璈父子为使事态恶化,煽动不明真相的番民滋扰闹事。但刘铭传毫不动摇,喝令“有不遵令者斩”。他明明知道大清律里有“失地失城者斩”的律令,为了战略决策,却不得不强行为之。 两军交火,法军轻易占领基隆,却发现基隆已是一座空城。战舰得不到足够的补给,无法长期作战,孤拔不得不强攻沪尾。刘铭传在沪尾再次大胜法军。孤拔不甘失败,率舰队北上攻击定海。激战中,孤拔本人也中弹负伤,不久,在澎湖郁郁而死。中法战争就此结束。 在请功奏折名单中,
  • 清嘉庆年间,17岁的祁隽藻才华横溢。在经历了突如其来的家难之后,他开始思考如何为人,如何为读书人这一严峻的问题。通过跟随张观藜,年轻的祁隽藻树立起“以民为本”、 “致君尧舜”、“使民小康”的人生信念,重回“科考”,最终金榜题名。 在清王朝走向末路的时候,祁隽藻亲手处决了视为骨肉的“贪官”义弟--元白;在暗箭密布的政治波澜中,他用性命保护情同手足的“钦犯”义兄--怀义;而在个人的心灵深处,他珍藏着终生的挚爱--含黛。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祁隽藻为自己的政治理念付出了他的全部--生命、爱情、亲情和财富,但他更看重的是“道”,这个“道”,正是天下良臣和文人志士们所共同追求的“道”,这便是“天地民心”!
  • 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涉政几十年,荣登首辅之位后,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推行“一条鞭法”,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以孤焰照亮王朝复苏之通途,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其事时声势显赫,炙手可热,圣眷优渥,无与伦比,人称“救时宰相”,但隆葬归天之际,即遭人非议,生前身后毁誉之悬殊,令后人……
  • 清朝乾隆年间,安徽的读书人赵一飞父母双亡,与叔叔、姨娘生活在一起。叔叔游手好闲,通过不断的变卖家里的古董来维持生活。为了独自霸占赵家的家产,叔叔与姨娘一起设计陷害了赵一飞。赵一飞不堪其叔的凌辱,带着哑巴书童墨砚,携带祖传的稀世宝帖,赴苏杭两地游学。
  • 乾隆盛世,大清朝前所未有的强大富庶。乾隆在京城大大嘉奖连年治旱有功的甘肃巡抚王亶望,从军报中捕捉到王亶望贪渎的蛛丝马迹。初出茅庐的和珅以其过人的大胆精明,查处了这个有清以来最大的贪案,给乾隆留下了深刻印象。太后圣寿,各地督抚争相攀比捐银,御使连参十大督抚的贪污,此事震惊乾隆。和珅主动请命,一举查出首贪也是旧友的国泰,官升军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