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后期,在“十万学生十万兵”的号召下,出身遵义名门的蔡家四少爷——蔡智诚不顾父亲阻拦,报名参军。蔡父贿赂军队高层欲阻止儿子参军,但蔡智诚却辗转投入了国民党新组建的伞兵部队。之后,蔡智诚的未婚妻叶灵风在军中牺牲,他曾经最敬重的学长唐璧又成为日本人的间谍,陷害着伞兵队伍,蔡智诚面临着情感与信仰的考验。蔡智诚所在的第一伞兵队在队长席少岳的带领下,炸毁深河桥、劫法场、营救伞兵司令孟元超、畹町收复国门、突袭衡阳机场,在经历了一次次与日本人的生死较量后,逐渐成为一支成熟的精锐队伍。但同时,席少岳、罗大烟杆等许多与蔡智诚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也在残酷的抗日战争中献身。蔡智诚逐渐看清了国民党的腐败晦暗和共产党的无私,最终在中共地下党员孟雪的鼓舞下,发动起义,带领第一伞兵队走向了真正的光明。
- 1938年10月武汉弃守后,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文夕大火”却把即将成为抗日前线的长沙付之一炬。铁血将军薛岳临危受命,赴任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他曾经的对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彭中华,则奉中共中央之命,主动上门献计献策,与薛岳并肩尽抗敌守土之责。经历悲壮惨烈的恶战,薛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和湖湘群众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下,指挥三湘虎贲将士先后逐退了冈村宁次、阿南惟畿对长沙的三次进攻。[3]而像警察李本忠这样身不由己加入到抗战洪流中的小人物,亦在艰苦鏖战的洗礼中逐渐成长为一位智勇双全的铁血战士。当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抗战还任重道远,但中国人民已经用铁的事实证明了毛证明了毛泽东《论持久战》中的论断:“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中国!” 花絮《长沙保卫战》将全景式再现在三次长沙保卫战中,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悲壮历史,与世界反法西斯同呼吸共命运之下三场战役扭转战局的历史场景以及广大中华儿女、湖湘英雄誓死不做亡国奴的革命情怀。对于这部戏,导演董亚春充满激情,他已经推掉后续几部戏的邀约,要全心全意拍好《长沙保卫战》,打造成自己“里程碑式作品”,他认为这将是中国荧屏史上“最有男人味”的电视剧。张丰毅感叹:“看完剧本之后,我觉得这部戏不接就会成为‘今生遗憾’,我认为这部戏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我能饰演‘薛岳’这个传说中的‘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历史上的薛岳能战、苦战、善战,整个人物充满传奇色彩,他曾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抗战八年绝无仅有,自创‘天炉战法’四次指挥长沙会战饮誉中外。张丰毅坦言,“我将尽我所能,给观众展示我是如何击退‘日寇’的”!
- 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七月,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奉父之命东征洛阳。洛阳是前朝隋的东都,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洛阳之战也就成了唐朝统一中原的最重要一仗。 经过李世民军队长达数月的围困,洛阳城内已经没有了和唐军对抗的力量,洛阳的首领王世充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救兵上。河北的窦建德带领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洛阳进发, 要解洛阳之围。李世民命弟弟齐王李元吉留守大本营,自己亲自带兵迎击窦建德的大军。李世民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用几千人击败了窦建德的大军,并将窦建德本人擒获。王世充见大势已去,只得开城投降。 李世民一举击败了大唐的两个最有实力的敌人,功劳传遍了天下。李渊为了表彰李世民的功绩,封他为天策上将,并赋予了种种特权,地位几乎已经与太子不相上下。 李世民势力的急剧扩张引起了李元吉的忌恨,也让太子李建成深感不安。李元吉对权力和地位的贪心越来越大,他表面上鲁莽,但实际上已设计好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他决定先联合太子整倒二哥李世民,再从太子手中篡取皇位。李元吉利用李建成对李世民的猜疑,趁机从中挑拨。 李建成和李元吉一面在表面上压制李世民,一面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阴谋一步步酝酿,最终李元吉制定出了除掉李世民的完整具体的行动计划。 消息传到李世民耳中,李世民与众谋士商议后决定抢先下手。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就占领了玄武门,隔断了李建成、李元吉和城外军队的联系。随后一场血雨腥风的激战开始了。交手中,李世民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兄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如愿成了太子,掌握了朝政大权。他没有清剿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余部,反而将一些有能力的人才收到自己门下,这其中就包括以中正刚直而闻名的谋士魏征。从这以后,李世民就再难逃被魏征当面训斥的命运。 李世民为了表明自己让天下和解的决心,不仅下诏不准再追查李建成和李元吉余党,还派魏征为制使,出使河北,传达自己的意思。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八月初八,李渊传大唐皇帝位于太子李世民,自己成为太上皇。 武德九年八月二十八日,突厥趁唐朝朝政不稳进犯中原,抵达关中渭水边,直逼长安。李世民心里清楚,凭现在唐的实力,还无法与突厥对抗,索性委曲求全,向突厥纳贡,换取中原的和平生息。 李世民登基后,深切感受到了治天下和打天下的巨大差距。他修改了国号,以代表宽忍和善的“贞观”取代了原来的“武德”,正式开始了历时二十余年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的时代。 李世民为了推行新政,开始清除自己治国道路上的一些巨大的障碍。其中一个,就是各种名目的封王。当年太上皇李渊打天下时为了笼络人心,给各路人马随意加官晋爵。虽然其中有些只是虚职,但也独霸一方,占有大量土地资源,每年还要领取丰厚的俸禄。 李世民削减封王的想法还没有对外宣布,就已经在朝野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削减封王影响了众多王侯贵族的直接利益,义安王李孝常联合其他一些反对者,打算用清君
- 年代情感大戏《养女》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至今,古城西安两代养女的家庭情感故事。通过刻画一群淳朴善良的西安市民形象,反映改革开放后西安的巨大变化, 同时将西安风土人情尽情展现。昨日记者从西安曲江影视获悉,本土创作的年代情感大戏《养女》目前已经开机拍摄。在讲好故事的同时,该剧将以全新的视角向全国观众展示古城西安的独特魅力以及陕西人淳朴、乐观的生活态度。据悉,该剧讲述了一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发生在古城西安的,牵动着两代养女命运的家庭情感故事,刻画了一群淳朴善良的西安市民形象,反映了改革开放后西安的巨大变化。《养女》的剧本于2009年被陕西省委宣传部评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并获得100万元扶持资金。该剧集中展示了大明宫、西安城墙、曲江等具有代表性的西安景点,同时在剧情里穿插进大量体现西安特色文化的民风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