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公务员拉腊离异独居,万念俱灰准备自杀,却被上门的警察意外打断。这天正是她60岁生日。她的儿子维克多也将在这一天举办职业生涯的第一场个人音乐会,但启蒙了维克多钢琴事业的拉腊却不在受邀之列。拉腊将银行中的存款全部取出,买光了儿子音乐会的剩余门票,并与前下属、前夫、儿子的女友、邻居、母亲、学生时期的钢琴教授等人一一见面。拉腊每次掏出票的情境(无论赠出与否)都透露出她前半生的况味与当下的情绪。老教授依稀记得的旧事,道出缠绕拉腊半生的悲剧之源……\r\n《错会半生》以女主角拉腊的视角,将其六十年的生活“凝聚”于一天,讲述了一位本有钢琴天赋女人的错位人生和情感困境。电影以师徒、母子、父子等关系的比照,巧妙引出原生家庭、教育方式、人生选择等现实问题。拉腊的扮演者科琳娜·哈弗奇曾获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在本片中展现了堪称完美的演技。本片曾提名第54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地球仪奖最佳影片,并斩获评委会特别奖、最佳女演员、天主教人道精神奖三项大奖。
- 1958年的西德,战后"经济奇迹的"年代。年轻的法兰克福法院公诉人Radmann,负责处理违反交通安全的公诉案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Frankfurter Rundschau的一名记者在工作大楼内对着一位高级文理中学教师大声控诉,因为他被指认出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监视人,却没有受到惩罚的自由生活着。紧接着在法院办公大楼内的一个即兴调查,让这位1930年出生的年轻人看到,战后的人们对战争行为的忘却和沉默,德国年轻一代对它的一无所知。在正义使命的驱使下,Radmann开始着手于搜寻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的工作,让这些人作为证人指控纳粹罪行,并对他们提出公诉。随着这个艰巨的调查任务的慢慢深入,Radmann渐渐发现,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曾经与当年的罪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包括他的父亲
- 对木匠乔治•埃尔塞而言,只差13分钟,他就可以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了。1939年11月8日,他在位于慕尼黑酒窖中的阿道夫•希特勒演讲台后放置了一枚炸弹,但“元首”比预计时间提前了十三分钟离开,也就此逃过一劫,这次或许可以提前结束二战的刺杀因而宣告失败。 本片再现了1933年后处于纳粹统治下的德国社会,国社党已经控制了对埃尔塞的家乡,荼毒人民的生活,只要是不支持他们的人都会受到迫害。影片也展现了埃尔塞与国家安全总局的警察头子阿图尔•奈比之间的较量,阿图尔奉上级指令追查刺杀行动的嫌疑犯,可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整个行动居然都是埃尔塞一人策划执行,背后并无任何集团参与。尽管埃尔塞不能将自己计划的一丝一毫透露给恋人艾尔莎,但她的爱却给了主人公无限的力量,让他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凭借自己个人的力量也可以改变世界,哪怕面临死亡亦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