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谢铁骊 1983年荣获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影片《早春二月》根据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改编,得到夏衍的支持与帮助,他亲自划剧本修改一百多处,并将片名政定为《 早春二月》。肖涧秋这个徘徊者身上显然有柔石的影子,因此编导者谢铁骊在"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学中选这部作晶搬上银幕是很有意义的,在电影反映知识分子题材方面填补了一个空白。影片成功地塑造了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在新中国十七年的电影银幕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影片含蓄的韵味,精练的镜头以及丰富的细节描写如肖涧秋两次弹琴、三次饮酒、七次过桥,都各有不同的具体规定情境,令观众如痴如醉。孙道临塑造的肖洞秋形象气质逼真、性格鲜明,表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成为他的表演艺术的代表作。谢芳对于反抗封建环境、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陶岚也演得非常生动、真实。她将主人公执著任性、桀骜不驯、热烈奔放的性格表现得活灵活现,同时又细致人微地揭示出陶岚善良真诚、富于同情心以及对爱情的甜蜜渴望、对进步思想的大胆追求等复杂心理变化,突破了她以往的本色表演。
- 本片是一部传记体爱情史诗故事片。影片撷取了李富春、蔡畅爱情生活中最具华彩的段落,浓墨重彩地浓缩了一对久经考验的老革命家生死与共的感情历程。 李富春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0世纪50年代,他曾在新中国与前苏联签署的《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中做出过重大贡献。蔡畅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妇联主席,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两人同为20世纪同龄人,同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结为伴侣,共同经历了53年的风风雨雨。 影片从李富春和蔡畅在法国留学生活开始,通过法国巴黎的浪漫恋情;香港白色恐怖的生死考验;东北战场的聚散离别;文革期间的相濡以沫及临终决别的感慨万千,描写了他们由相识、相知、相爱,到相勉、相助、相慰,同志结成同盟,夫妻恩爱相伴的光辉灿烂而又充满激情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