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发生在解放前,北平姑娘徐凤生和爸爸以开杂货店为生。在凤生十六岁的时候,封建道会一贯道的头子王继善为骗取徐家钱财,诱使凤生和爸爸徐忠厚加入了一贯道,王说凤生能做坛里的“天才”。凤生入道后,在道会头目们的影响下,沾染上了浓厚的迷信思想,逐渐沉沦。凤生的姑妈徐淑云是个寡妇,她也被骗入道,并且被继善强行占有,而丈夫留给她的财产,也被一贯道的人搜刮一空。徐淑云的儿子张健华离家投奔了革命。 受了蒙骗的徐忠厚财产被悉数掠走,最后落到在“道”里打扫佛堂度日的境地。他们逐渐地认识到了:一贯道是个骗局。坛主李仙钧深恐徐淑云和徐忠厚泄露了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勾结蒋介石特务杀害了他们。 解放了,解放军文工团进驻城里,已成为文工团一员的张健华找到了表姐凤生。李仙钧、王继善怕事情败露,要杀害凤生灭口。紧要关头,公安人员赶到了,一贯道头目李仙钧、王继善均被绳之以法。 在控诉大会上,凤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露了一贯道的罪行。从此,她洗新革面,摆脱了往日的阴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196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谢铁骊 1983年荣获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影片《早春二月》根据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改编,得到夏衍的支持与帮助,他亲自划剧本修改一百多处,并将片名政定为《 早春二月》。肖涧秋这个徘徊者身上显然有柔石的影子,因此编导者谢铁骊在"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学中选这部作晶搬上银幕是很有意义的,在电影反映知识分子题材方面填补了一个空白。影片成功地塑造了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在新中国十七年的电影银幕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影片含蓄的韵味,精练的镜头以及丰富的细节描写如肖涧秋两次弹琴、三次饮酒、七次过桥,都各有不同的具体规定情境,令观众如痴如醉。孙道临塑造的肖洞秋形象气质逼真、性格鲜明,表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成为他的表演艺术的代表作。谢芳对于反抗封建环境、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陶岚也演得非常生动、真实。她将主人公执著任性、桀骜不驯、热烈奔放的性格表现得活灵活现,同时又细致人微地揭示出陶岚善良真诚、富于同情心以及对爱情的甜蜜渴望、对进步思想的大胆追求等复杂心理变化,突破了她以往的本色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