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战争初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中共党员黑老蔡发动农民组织抗日自卫队,青年农民牛大水积极参加。他们组织起了雁翎队活跃在白洋淀,机智勇敢打击了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 黑老蔡的小姨杨小梅不堪丈夫张金龙的虐待,逃至姐夫处投身革命,被安排在县训练班,与同在一起学习的牛大水相处甚好。张金龙在小梅争取下,先是勉强顺从抗日,而后旧习不改,投汉奸何世雄。小梅因此与张脱离关系。在反“扫荡”战斗中,牛大水与杨小梅被俘,小梅带伤逃脱。牛大水为救护民兵高屯儿,被何世雄、张金龙百般折磨。高屯儿脱险后因俘获何世雄之子,便将其作人质换回牛大水。 牛大水和杨小梅因养伤又相聚一起,两人感情倍增,伤愈后,他们在老蔡领导下投入战斗。后牛大水带领抗日自卫队活捉了汉奸何世雄和张金龙。
- 從1937年11月底上海淪陷,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入租界止,曆 史上稱為「孤島」時期。那時期的上海租界,政治環境極其險惡,張善琨以古裝片《木蘭從軍》(1938)借古喻今,轟動一時,掀起了古裝片的熱潮,但很快就被大量粗制濫造的才子佳人民間故事古裝片所替代了。在孤島影壇的一片混沌中,費穆和民華公司主持人金信民、童振民,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和巨大的資金去拍攝《孔夫子》,可說是眾醉獨醒,逆流而上。《孔夫子》是民華的創業作,影片沒有慷慨激昂振奮人心的戲劇性,倒處處透露出悲愴的情懷,作品中的孔子身處衰世,先後困於奸亂,絕糧陳蔡,弟子死難,家人凋零,落得孑然一身卻仍與世抗衡,節高氣傲。《孔夫子》絕不是一套討俏的電影,在華語電影大片橫行的今天,費穆在「史」與「劇」之間的思考、對電影美學方面的探索,尤其顯得難能可貴。 《孔夫子》雖然攝於上海,卻原來跟香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1938年,金信民、演員張翼和導演費穆等都因走避戰難暫居香港而結緣,《孔夫子》的拍攝念頭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孕育出來的。大半個世紀後,竟又在香港發現了《孔夫子》的硝酸底片,彷佛冥冥中註定。
- 50年代初,为解放卧鱼山岛,人民解放军海军基地司令部委派第三炮艇大队大队长李龙江率队侦察敌岛火力配备情况。李龙江率队隐蔽在离卧鱼山岛不远的龙门港。他们在当地渔民的积极协助和配合下,破获了敌人的一个情报组。敌人暗藏的另一个情报组将李龙江等人的活动情况向卧鱼山岛敌潘司令和牛司令报告。敌人企图用一艘运输船引诱解放军炮舰出港,以便围歼。李龙江识破敌人的阴谋,在渔民的帮助下,再歼灭敌情报组,使敌人完全失掉耳目。敌运输船从卧鱼山岛启航后,解放军何政委即率一炮舰中队拦击,并拖住了敌增援舰队。 这时,李龙江率炮舰队深入卧鱼山岛 港口,进行火力侦察。惊慌失措的敌人以为解放军的炮舰要攻占港口,便全力迎战,从而暴露了全部火力部署 。李龙江完成侦察任务后,率队胜利返航。于是,解放军陆海空军协同作战,紧密配合,全歼敌人,使卧鱼山岛获得解放。 编剧:海军政治部文化部